“過去一年,因為電池供應商的產能問題,很多車沒有配套電池,因此被認定為‘騙補’。”力帆副董事長、首席科學家陳衛向NBD汽車表示,這并不是力帆有意為之,“我們希望讓大家看到,我們是踏踏實實地在做新能源產業。”
11月1日,力帆集團移峰能源旗下首座集中式能源站在重慶投入使用,這一能源站將為力帆在重慶當地投入的超過2000輛分時租賃新能源汽車提供換電服務。
NBD汽車了解到,力帆基于換電模式的分時租賃業務目前已經進入7個城市。力帆相關負責人介紹,今年開始,力帆對這一模式的推廣將進一步提速,并借此回應此前沸沸揚揚的“騙補”問題。
力帆"騙補"因電池產能不足 非有意為之
今年10月,力帆乘用車收到財政部下達的處罰通知,回收補貼資金合計約1.14億元,并取消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。
“取消預撥資格對我們沒有什么影響。”日前,陳衛在接受NBD汽車采訪時表示,預撥是中央財政對部分新能源車企,在申報車輛生產之前先將補助資金劃撥至企業,“力帆一直選擇的是年終結算,沒有選擇預撥。”
然而,財政部指出,截至檢查日,力帆有2395輛新能源汽車不符合申報條件,包括電芯數量小于公告數量、電池生產企業與公告不一致的問題。
“我們電池供應商產能不足,很多沒有配套電池的車輛生產出來后先申請了補助,但我們以為電池能在短時間內補上。”陳衛表示,“動力電池產能在去年是全行業的問題,并不是我們有意為之。”
2015年5月,力帆發公告宣布募集52億元資金,用于投入換電模式新能源汽車等業務。在此情況下,“騙補”成為募資一年來,公司最大的丑聞。對此,陳衛希望加快新能源領域的發展腳步。
陳衛介紹,力帆換電新能源汽車的分時租賃業務,已經進入重慶、成都、鄭州等7個城市,今年計劃還將進入8個城市。在此基礎上,2016年,力帆計劃在全國建成16座集中式能源站,此外還有200座換電站、電切站在各地投入使用。
“每座集中式能源站的建設成本為5000萬元,換電站、電切站的投入成本比較低。”移峰能源副總經理吳基富表示,移峰能源通過換電站、電切站增加換電網點的覆蓋。
移峰能源、盼達用車為力帆旗下兩家子公司,其中移峰能源主要進行能源站、充換電站的運營,盼達用車經營換電電動車的分時租賃業務。
按照力帆的計劃,將在2020年之前將旗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擴充至50萬輛,其中30萬輛為盼達用車的分時租賃業務。
(轉自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 冒詩陽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