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_日本午夜影视|HD中文字幕在线播放,在线观看一二区,啊啊啊用力舔,总受肉h快穿被各种攻c

EN
工廠搬遷背后是力帆的自我革命——訪力帆集團總裁馬可
來源:  |   發布時間:2018-09-28   |   點擊量:

       近期,與力帆有關的消息頻出,讓這家三四線汽車企業重回人們的視野。

 

       幾天前,江蘇環保局傳出消息,力帆常州分公司將在常州啟動年產10萬輛增程式純電動SUV項目的建設,外界稱該項目是與車和家合作,也就是力帆將成為這家新造車企業的代工方。是否確有其事?
 
       年初,力帆董事會通過了《力帆股份關于對外投資暨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15萬輛乘用車項目搬遷的議案》。這意味著占地740畝的力帆重慶鴛鴦工廠將搬遷,力帆可獲得約15億~25億元的土地出讓收益。力帆這一步棋的背后有何用意?
 
       今年上半年,力帆汽車累計生產了54562輛汽車,其中傳統乘用車為51067輛,新能源汽車為3495輛。對一家老牌汽車企業而言,這樣的數字難免會引人猜想,力帆未來的主業還會是汽車制造嗎?
 
 1.jpg
 
       帶著這些問題,記者約訪了力帆集團總裁馬可。這位33歲就坐上汽車上市公司總裁的“80后”很忙,不少準備向他匯報業務的人都被擋在會議室外,而他則破例給記者一個半小時的采訪時間,詳細地講述了力帆的轉型思路和發展規劃。馬可給自己的定位是公司的“改革派”,言談間盡顯其決心、魄力、行動力和責任感,對于力帆當前的一些問題,以及外界質疑力帆的地方,也并不回避。
 
“力帆的搬遷就好比用地理位置的價差,換取生活品質的提升”
 
 2.jpg
 
       《中國汽車報》:最近外界有傳聞稱力帆的鴛鴦工廠即將搬遷,通過搬遷,力帆可以獲得15億~20億元土地出讓補償。您能否詳細介紹一下此事的原委?
 
       馬可:力帆搬遷是很正常的事,這只是我們內部資產重組的一種方式。雖然近幾年力帆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并不如意,但對于任何一家企業而言,發展過程中都存在波峰和波谷。力帆從依靠摩托車起家時,就始終保持著對制造業的堅守精神,雖然目前汽車行業處于困難時期,但這其中仍然蘊含著巨大的機遇。力帆必須抓住這個變革的機遇,聚焦資金、聚焦資源。
 
       力帆的搬遷就好比一個人在北京二環擁有一套60㎡的房子,若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,最佳的選擇就是賣掉原有的房產,用所獲差價在五環外購置環境較佳、空間更大的房產,并把剩余的財產用來提升生活品質。
 
       在外界看來,力帆搬遷就意味著力帆的生存困難了,但事實上這是我們自己的資產,我們有權利進行更加優化的資源配置。我認為,最可怕的事情是,當你眼睜睜地看到機遇時,卻沒有資產可以用于重組,進行聚焦。此外,建成于2004年的鴛鴦工廠也不再能夠滿足我們今日的產品需求,與其改造升級,不如進行全新的打造。
 
       《中國汽車報》:傳統車企為新造車企業代工,在近期成為行業的一種趨勢,力帆也傳出過類似的消息。對此,您是怎么考慮的?
 
       馬可:不排除這種可能,不過力帆是上市公司,一切以公告為準。預計在兩個月后我們會有一些新動作。不過,在我看來,目前鴛鴦工廠正處于搬遷階段,我們的現有產能不算太充裕。
 
“力帆不會對家門口的生意置之不理,將推出全新品牌”
 
3.jpg
 
       《中國汽車報》:近些年,力帆在海外市場的表現比較好。據了解,在俄羅斯市場,力帆的銷量已連續7年位列中國品牌第一。而力帆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卻與之形成了反差。對此,力帆是否會有所調整?
 
       馬可:去年,全新領導班子上任后,力帆明確了未來的發力重點要放在國內市場。這主要是基于兩個原因,一方面影響海外市場變化的不確定性因素在增多;另一方面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新車市場成長性依然很好。
 
       力帆不會對家門口的生意置之不理,我們的經營策略正在由外向內轉移。具體而言,我認為目前力帆在產品層面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夠聚焦,同時也不具備特色。一個品牌、一款產品如果不具備特色的話,在市場的藍海階段尚可獲得一定的紅利,但當藍海退去,紅海來臨之際,就只有面臨被淘汰的風險。所以,接下來,力帆在實現各級別產品全覆蓋的同時,還將認真梳理品牌調性,推出全新品牌。
 
       《中國汽車報》:新品牌將于何時發布?與現在的力帆品牌會有哪些區別?
 
       馬可:預計在明年年底,力帆會向外界正式發布新品牌,相關的產品將于2020年正式推向市場。之所以有推出新品牌的打算,是因為我們注意到,雖然力帆是一家有歷史沉淀、有內在文化的企業,但對于消費者而言,我們所傳遞的品牌理念還不夠清晰。因此,力帆希望通過重新梳理我們的品牌定位,去賦予品牌和產品以特色和靈魂。未來,我們的兩大汽車品牌將針對不同的市場進行定位,把“新酒”裝在“新瓶子”里。
 
       《中國汽車報》:除了對品牌重新梳理外,力帆還會有哪些變化?
 
4.jpg
 
       馬可:我進入汽車行業已有十年,入行前我是學軟件,搞IT的。當前汽車行業所面臨的轉型就像當年的手機行業一樣,行業正處于拐點期,未來汽車或許將取代PC端與移動端,成為最為重要的數據載體。因此,我更加看重汽車在智能化與網聯化方面的轉型。
 
       真正的智能汽車應該具備三大處理數據的能力,包括數據采集能力、數據交換能力和數據的應用能力。而這三種能力的實現,也是力帆在打造智能汽車時的發力重點。未來,我們希望消費者在駕乘力帆的新產品時,可以不必再擔心維修與保養等問題,我們的系統會根據車輛的情況向消費者主動發出提醒,并為消費者做出詳細的規劃。而這些均需要大數據來實現,力帆希望借助大數據,打破消費者與品牌、經銷商之間的隔閡,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力帆由制造型企業向服務型企業的轉型。
 
       《中國汽車報》:力帆是如何借助大數據實現智能化連接的?
 
       馬可:力帆要構建基礎架構來實現數據連接。為此,我們從互聯網公司挖來不少技術人才。我們將從車輛的維修交互著手,更好地實現數據采集系統的落地,力帆希望幫助消費者打造一條透明、垂直的維修渠道的同時,把這部分后市場的數據牢牢握在自己手中。而在打造這一系統的過程中,對于力帆而言,最大的挑戰并不在于技術本身,而在于我們能否把相當多的精力投入到系統的開發中。同時,這也在考驗我們整個體系的支撐能力。對于傳統的制造企業而言,這是一種源自于理念上的挑戰。

“管理層換血完成70%,盼達的成功證明了力帆的實力”
 
5.jpg
 
       《中國汽車報》:力帆在分時租賃領域投資了盼達租車,今年上半年,盼達租車已成為國內注冊用戶最多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公司。在大多數分時租賃公司飽受經營壓力之時,盼達是如何實現良性發展的?
 
       馬可:盼達租車其實是力帆在服務領域的一個延伸,在過去幾年間,它已經成長為一家非常優秀的共享汽車公司。做分時租賃,最核心的考驗來自于資產調度。只有把資源調動的效率和品質提升到極致,才有可能成功突圍。同時,系統的開發也至關重要。我們目前看到盼達的用戶注冊量很大,很光鮮,但我們深知,這與其系統的便捷性有著緊密的關系,在打造這款系統的過程中,盼達嘗試了很多次迭代。
 
       《中國汽車報》:您作為力帆管理層中的“改革派”,又是國內最年輕的汽車上市公司總裁,在改革過程中,是否會遇到來自內部的阻力?
 
       馬可:這半年以來,我不僅在思考力帆改革的問題,也在進行內部的重組。目前我們的管理團隊大多數都是“80后”,其中不少是我從互聯網公司挖過來的。在管理層,我們基本已完成了70%的換血。應該說,對于力帆即將重點發力的領域,我們的人才已經落實得八九不離十了。因此,在改革方面并不存在太多來自內部的阻力。
 

網站地圖